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5月16日,月M月年央行发布公告称,等量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称本央行开展1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5月17日MLF到期的下调续做)。此次MLF操作利率为2.85%,月M月年与上月持平。等量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称本4月MLF到期量为1000亿,下调此次央行实施1000亿操作,月M月年意味着本月为等量续做,等量这是称本连续第二个月等量续做。
对此,下调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月M月年“本月等额续做MLF符合市场预期。等量因为5月份以来,称本市场流动性环境持续维持合理充裕,D(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R007(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一直维持在2%以下,5月13日二者分别为1.55%和1.63%。整体看,市场流动性需求压力不大,流动性较为充裕,因此等额续做MLF是合适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5月MLF没有加量续做,主要源于4月25日实施降准,近期市场流动性处于较为充裕状态,无需MLF加量补水。”
据王青介绍,4月,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收益率平均值为2.45%,5月以来进一步降至2.30%至2.39%区间。这已与2.85%的MLF利率形成较为明显的“倒挂”,意味着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整体上已显著低于通过MLF从央行融资的成本。历史数据显示,在“倒挂”期间,MLF操作多以等量或减量续做为主,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对MLF操作的需求下降。
记者注意到,此次MLF操作的中标利率为2.85%,与上月持平,保持不变。
对此现象,梁斯告诉记者,“政策利率变动,即降息与否要看整体贷款利率水平走势。如果贷款利率仍处于下行态势,那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不高。从数据看,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利率、一般贷款、企业贷款利率分别降至4.65%、4.98%、4.46%,仍然处于下行态势,企业融资成本在同步走低,因此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大,MLF不做调整是合理的。”
王青表示,“5月MLF利率连续4个月保持不变,意味着在1月政策性降息后,货币政策在价格型工具方面持续处于观察期,也意味着继3月和4月之后,市场降息预期再次落空。”
据王青解释说,这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受疫情冲击及地产下滑等因素影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以5月美联储加息提速、公布缩表计划为代表,近期海外金融环境明显收紧。受此影响,4月下旬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整体上出现一定程度贬值。从兼顾内外角度考虑,现阶段国内货币政策采取大幅宽松措施比较谨慎。
其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疫情冲击,具有阶段性特征,逆周期调控主要以结构性政策定向发力为主。针对地产下滑对宏观经济的拖累,央行已于5月15日下调首套房房贷利率下限,这表明针对楼市的定向调控措施也在推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5月下调政策利率的迫切性。
在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的方面,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对于即将公布的本月LPR报价,王青认为,在MLF利率不动的条件下,LPR报价下调往往需要连续两次全面降准,而4月降准仅为连续计算中的第一次(2021年7月和12月两次全面降准,触发1年期LPR报价在12月下调5个基点)。不过,着眼于推动企业贷款利率在当前较低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预计5月1年期LPR报价仍有下调的可能。
但王青同时指出,至于5年期LPR报价是否同时下调,则存在更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在5月15日央行下调首套房房贷利率下限的背景下。
不过,梁斯对记者表示,“整体来看,考虑到本月MLF未作调整,同时贷款利率仍然处于下行态势,预计本月LPR调整的概率不大,将继续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