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磅!最新经济数据发布,呈现恢复势头!

重磅!最新经济数据发布,呈现恢复势头

时间:2025-07-07 03:50:23 来源:日旰忘餐网 作者:焦点 阅读:993次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6月15日,重磅最新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经济数据。经济

5月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数据势5月工业数据由负转正,发布进出口更是呈现明显加快,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恢复消费和服务业降幅收窄,重磅最新就业整体形势在改善。经济

一图看懂5月中国经济数据

二季度经济能否实现正增长?数据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发布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呈现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没有改变,恢复工业体系完备、重磅最新配套能力强、经济发展韧性足的数据势特点明显。随着疫情防控成效继续显现,交通物流逐步畅通,企业复工达产持续推进,尤其是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显效,工业生产有望进一步加快恢复。

付凌晖指出,5月份多数行业和地区生产回升。随着企业复工达产的加快,尤其是部分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地区工业生产改善,将支撑工业生产加快。41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增速比上月回升,占80.5%;31个省(区、市)中,22个地区工业增速回升,占71%,其中,上海和吉林等地工业生产积极变化明显增多,工业生产降幅收窄幅度均超过30个百分点。

在三大工业门类中,制造业5月份增长0.1%,上月为下降4.6%,对工业恢复的带动性较为明显。其中,装备制造业回升明显,5月份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上个月为下降8.1%。高技术制造业也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增速快于全部工业。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速度明显快于整体规模以上工业。

金融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吉林等地将汽车、半导体等产业作为率先复工复产的重点,尤其是汽车产量降幅较上月收窄了38.7个百分点,对五月份的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工信部调度的数据显示,上海6月上旬的产量实现了同比近60%的增长,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实现满负荷生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国家对乘用车市场发展给予了较大政策支持,比如在商用车领域出台了贷款延期还款等优惠政策,同时大力度促进乘用车消费,车企应努力借助政策良机,拉动产业持续恢复。同时,整个汽车行业也要从本次疫情中汲取经验教训,建立有效集中的产业发展体系、强化信息化管理,稳固上海的汽车产业优势,而不能因疫情等特殊事件打散全产业链的独特发展优势。

此外,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1%,上月为下降1.9%。从海关出口统计情况来看,5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15.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航燕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工业出口的快速回升主要得益于重要关口物流的逐步畅通,前期积压订单交付在5月份得到了集中释放,同时,在稳外贸政策不断发力和国际消费需求明显回升的背景下,工业出口仍将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付凌晖表示,受疫情冲击,一些企业面临暂时性困难,成本上升、盈利下滑,下游行业和小微企业的困难比较突出。下阶段,要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周茂华分析,各地稳增长政策正在加紧落实,疫情对供应链冲击也在减弱,而且夏季属于工业生产活跃期,工业生产在4月份触底后的增势会一直保持,并有望使二季度经济维持在正增长区间。

基于4、5月份经济数据,二季度经济能否实现正增长呢?

付凌晖表示,4月份受多地疫情散发的影响,经济主要指标出现下降。5月份疫情防控向好,生产需求出现积极变化,但是仍有部分指标同比下降。6月份,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进一步改善。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合理增长。

有市场分析人士直言,二季度经济要实现正增长还需要努力。

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杨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工业来看,前5个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3.3%;单月情况来看,在4月份波动之后,5月当月逼近去年同期水平。从服务业来看,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降幅也出现了收窄。总体来看,5月当月经济正在不断逼近去年同期水平,这为二季度实现正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广发股指期货日评:多部门发声为国内经济背书,房地产业又迎重磅政策支持有望提振股市情绪
  • “价格战”打响!小鹏汽车跟随特斯拉宣布降价 其他车企如何应对?
  • 贵州锦屏:羽毛球产业促增收
  • 个人系公募留住人才成为难题!恒越基金“台柱子”离职,基民:我要赎回
  • 11月LPR持稳 专家:未来5年期报价或降15基点
  •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22年我国GDP达121万亿元 增长3%
  • 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漫步)
  • 信用债弱势震荡,各期限收益率小幅上行
推荐内容
  • 可充电锂电池枝晶难题破解
  • 我们该如何走进中度老龄化
  • 陈鹏任中石油专属保险总经理
  • “木头姐”再买1500万美元特斯拉股票,减持蔚来汽车
  • 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 投资机构要有独立专业判断
  • 达沃斯对话宁德时代:新能源转型比想象中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