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曝苹果iPhone14系列将继续使用Lightning口,明年过渡到USB-C!

曝苹果iPhone14系列将继续使用Lightning口,明年过渡到USB-C

时间:2025-07-06 21:18:44 来源:日旰忘餐网 作者:时尚 阅读:817次

IT之家6月26日消息,曝苹彭博社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Gurman)6月26日发文称,果i过渡将在2022年秋季至2023年上半年之间推出海量新品,继续至少包括四款iPhone14、使用三款AppleWatch、明年几款配备M2和M3芯片的曝苹Mac、该公司首款混合现实耳机、果i过渡低端以及高端iPad、继续新款AirPodsPro、使用全新的明年HomePod和升级的AppleTV等。

今年秋天发布的曝苹所有新iPhone都将继续使用Lightning接口,但他预计苹果会在2023年过渡到USB-C;而今年秋天发布的果i过渡新款入门级iPad将配备USB-C接口,搭载A14芯片,继续支持5G。使用

关于6月正式发布的明年M2芯片,古尔曼表示,他被告知,苹果的混合现实头显将配备M2芯片和16G内存,另外苹果已经在开发M3芯片,计划最早在明年使用。

他认为,苹果iPhone14Pro系列主要的更新包括有史以来最强的iPhone前置摄像头、48MP主摄为特色的新后置摄像头系统、更薄的边框、更快的A16芯片以及全新的“叹号屏”,相比iPhone14两款基础版机型升级不可谓不大。

也就是说,代号为D73和D74的Pro系列手机将成为今年iPhone的重头戏,而非Pro的iPhone14基础款(D27和D28)则稍微差强人意。毕竟这两款手机将使用与iPhone13相同的A15芯片,不过 6.7英寸的Max型号倒是有很多人期待。

他还表示,苹果iPadOS16的前台调度(StageManager)功能实际上无法满足苹果希望加强多任务处理能力的愿景,苹果需要为专业用户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不过,他确实认为这是对iPadPro未来发展的一种探索。

他认为,苹果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新的11英寸和12.9英寸iPad,配备M2芯片的全新iPad,它们的代号为J617和J620。据称,苹果表示他们有五款不同的iPad支持该接口(可能是指M2),而今天能看到的只有三款(两款M1iPadPro和iPadAir)。

他预计苹果会在未来一两年的某个时候发布一款显示屏更大的iPad ,尺寸大约在14到15英寸之间,而且他也表示苹果iPadOS16的前台调度在这种大尺寸的设备上可能更有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在WWDC上发布新款M2芯片后,除了MacBookAir和13英寸MacBookPro外似乎并不着急。他表示苹果有其他几款正在研发中的核心产品,这些新品可能会比基于M1的Mac更早地到来。

以下是他的线人告知的M2Mac:

M2Macmini。

M2ProMacmini。

M2Pro和M2Max14英寸和16英寸MacBookPro。

M2Ultra和M2ExtremeMacPro。

在Mac和iPadPro之外,他预计M2还会出现在苹果的MR头显上。线人跟他透露,该设备的最新内部版本已经运行了M2普通版,同时还有 16GB的RAM。

此外,他还表示苹果已经在开发M2的继任者M3芯片,而且该公司计划最早在明年拿出该芯片,并将搭载与代号为J513的13英寸MacBookAir,而15英寸MacBookAir(J515)、一款代号为J433的新iMac,以及一款目前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的12英寸笔记本电脑上。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江苏银行回应未进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已完成测试,近期更新该行名单
  • 世行预计今年乌克兰经济萎缩45.1%,警示对全球通胀的担忧加剧
  • 广东发布入粤货车司机疫情防控措施:提前至少24小时报备
  • 封控区管控区里的广州商超:如何平衡防疫和物资运输?
  • 医疗APP隐私协议暗藏陷阱,健康隐私信息如何不被恶意窃取
  • 上演“地天板”一幕!12天10板地产股年内涨幅堪比天保基建,散户大本营出货
  • 凌海市农信社被罚9万元: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等
  • 交通运输部:立即全面摸底复查公路检查点设置、收费站关停等情况
推荐内容
  • 韩媒:西方妖魔化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危及世界
  • 三部门下发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十二条”!增进价值回归、稳定市场预期
  • 六轮融资、最新估值1000亿美元:SHEIN的神秘老板许仰天和他的吸金独角兽
  • ETF日报:新能源车、芯片等短期市场波动,不改长期投资者价值,关注板块下跌后出现的布局机会
  • 数据港解释高管持股平台违反承诺减持:系对公司原董秘太“信赖”
  • 北京:对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开发意外险产品